断解颅脑(4)——常用脑池解剖1
今天学习一下大脑中脑池的解剖,因为在下面的横断面解剖中,会出现大量的脑池,所以我们提前做好功课。脑池是什么呢,简而言之就是蛛网膜下腔在脑子的沟、裂这一类地方扩大了,形成了蛛网膜下池,又叫脑池。脑池的分类很多,下面我们来一一学习一下。
一、成对的脑池:大脑纵裂池、大脑外侧裂池、环池、桥小脑角池、大脑脚池。
二、不成对的脑池:帆间池(中间帆腔)、大脑大静脉池、四叠体池、小脑上池、小脑延髓池等这些在背侧;终板池、交叉池、脚间池、桥池、延池这些在腹侧。
三、特殊脑池:鞍上池(复合体){影像学名称}
下面我们逐个讲解。
大脑纵裂池:位于大脑纵裂内,被大脑镰分割为左右两部分。底部围绕在胼胝体周围,称作胼胝体周池;向前向下连接于终板池;大脑纵裂池在胼胝体以上层面,可以见到它的全长,在胼胝体以及以下的层面,我们可见分为两段,即前纵裂池和后纵裂池,位于胼胝体横断层的前方和后方。(如图)
2.大脑外侧裂池:位于大脑外侧沟内,周围是额叶、顶叶、颞叶和岛叶。横断面上侧裂池是Y字型,主干伸入岛叶表面即分为前后两支,前支短后支长。大脑外侧裂池内有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和大脑中静脉通过。侧裂池在年轻人的影像上不是很明显,在老年人、脑萎缩的病人上明显增宽。(如图箭头所指)
3.环池:环池分为两个部分,环池本部和环池翼部。环池本部围绕中脑大脑脚外侧面,向前连接于脚间池,向后连接于四叠体池;翼部向外延伸至丘脑枕后下方,又叫丘脑后池。环池内走行大脑后动脉、小脑上动脉、脉络丛前、后动脉、基地静脉、滑车神经。(如下图所示)
4.脑桥小脑角池:它是桥池向外侧的延续。前外侧界是颞骨岩部后内侧壁,后界是小脑中脚和小脑半球,内侧界是脑桥基地部。池内有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以及小脑前下动脉、迷路动脉通过。注意,第四脑室的外侧孔开口于此,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经桥小脑角池进入内耳门。
5.帆间池(中间帆腔):又称为第三脑室上池,因为它位于第三脑室顶的上方,穹隆体和穹隆联合的下方,是一个尖端向前的三角区,两前外侧界为穹隆的内侧缘,后界为胼胝体压部的下方。池内有大脑内静脉通过。(如下图)
6.大脑大静脉池:位于胼胝体压部后下方,四叠体和松果体的上方,该池向前上通帆间池,向后下通四叠体池。池内前部有松果体,后部有大脑大静脉。(如图)
7.四叠体池:位于中脑四叠体(又称为顶盖,由一对上丘和一对下丘组成)后面与小脑引前缘之间。向前外通环池,向上通大脑大静脉池。四叠体池和环池均位于小脑幕切迹内,这个特点我们常用于临床,慕上病变可经这些池延伸,如小脑幕切迹疝可致使这些脑池变窄或消失。 (如图)
8.小脑延髓池:又名枕大池,是最大的脑池,位于颅后窝,在矢状位上显示明显。上届为小脑半球后部的下面,前界为延髓背侧面,后界为枕鳞下部的前方。正中孔开孔于此,该池向前通第四脑室,向下通脊髓蛛网膜下腔,池内有小脑后下动脉走行。
今天先学习8个池,明日继续。谢谢各位老铁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