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有意思 | 棒棒糖棍子顶端为啥都要留个孔?用来吹口哨吗?
每天3分钟,科爸陪孩子做个科学小实验
我是科学奶爸。捣腾千奇百怪的小实验,八卦各种有趣有料的科普是我的日常。
棒棒糖对于现在的小伙伴而言,人人都吃过。不过,对于我出生的那个年代,要吃上棒棒糖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:主要问题出在口袋里……
所以,每次吃完糖粒,连接它的那根圆圆的、细细的小棍棍也不放过,咬一咬,里面居然是甜的!
而且,更有意思的是,糖粒吃完,棍子的顶端赫然出现一个孔,有时甚至是两个!
这不是多此一举吗?这个缺口是干啥的?难道是用来吹口哨?!
棒棒糖棍子上的小孔 / 图片源于网络,侵删
事实证明,这个孔不是用来吹口哨,似乎也吹不响(不信你下次试试)。孔的存在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。
棒棒糖的棍子上为何要留个口?
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小孔的作用。
通常,棒棒糖的小圆棍都是塑料的,塑料的表面非常光滑。糖果处在口中湿润的环境下时,由于唾液的浸润,糖粒和塑料棍的摩擦力就会变小,附着力减弱,直接结果就会导致糖粒在口中滑落。
原本能吃10分钟的棒棒糖硬生生的2分钟就吃完了,这有悖于棒棒糖的初衷。况且,棒棒糖不吸溜着吃,简直没了灵魂不是?
就算糖粒不从棍子上滑落下来,在棍子上打着转,体验感又从何而来?
于是,设计者在棍子的端头留一个小孔,有了这个孔后在制作棒棒糖的时候,糖浆就会流到塑料管里面,冷却后内外相连,这样糖粒就会牢牢的被固定在塑料管的顶端,不用担心糖粒(糖块)会滑落的问题了。
棒棒糖 / 图片来源:Pexels
这个设计一是为了固定糖粒,同时也避免了低龄儿童食用时因糖粒脱落造成窒息危险。
棒棒糖是如何生产出来的?
它的生产过程大致是这样的:把糖融化成糖浆后在模具中冷却到半凝固状态,既可以塑形又能缓慢流动。用机器配合模具,把半凝固的糖浆塑造成各种形状,有球形的,有饼状的,现在的棒棒糖还有各种动物造型的。
下列图示可简单体现该过程:
塑料棒穿入糖粒 / 图片源于网络,如有侵删
糖浆缓慢注入塑料棒里 / 图片源于网络,侵删
奔赴下一道工序 / 图片源于网络,侵删
棒棒糖是由西班牙糖果商恩里克·伯纳特·丰利亚多萨于1758年所发明。它最初是一颗硬糖插在一根小棒上,后来研发出更多好吃好玩的品种,不仅深受小孩子喜爱,一些童心未泯的成年人也爱吃。
棒棒糖的发明,使一家几乎经营不下去的糖果公司扭亏为盈,足见当时其火爆程度。
关于棒棒糖棍子吹口哨这事,听说有人能吹响,这事你怎么看?欢迎留言区探讨。
好了,今天就聊到这吧,咱们明天见!
特别提醒:婴幼儿请勿食用棒棒糖,以防吞咽窒息。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